“佳华杯”作文比赛是佳华学生展示学习汉语优异成绩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佳华学校激励学生学习汉语文化和提高汉语交流能力的重要环节。佳华学生通过参加这一作文比赛提高学习汉语的热情,进一步贴近中华文化和加深祖国情结。“佳华杯”作文比赛面向社会,不局限于佳华学生,是本市华人青少年展示中文水平才华,展现蓬勃朝气的园地。许多参赛者撰写出反应华人青少年对生活,对社会的理解,并把这种理解通过中文作出充分的表达。在过去几年,“佳华杯”作文比赛的获奖作品除在本市和国内的媒体上刊登外,还交送到国内参加各类比赛,并获得奖项。
2019《佳华杯》作文比赛
初级组一等奖
- 我的⼩表弟 —- 黄嘉悦 10岁
- 音乐让我很快乐 —- 邱艺 12岁
- 我 的 梦 想 —- 颜冬冬 13 岁
- 我 的 老 师 —- 陈杰瑞 10岁
- 我的魔方 —- 杨继彤 11岁
- 我 的 家 人 —- 刘蕙文 11岁
- 我的妈妈 —- 李心怡 9岁
- 我的中文印象 —- 沈洳栖 12岁
- 我的中文学习 —- 苏烨枫 10岁
- 我的星球 —- 王蒙翔 12岁
- 我的Hello Kitty —- 汪玟君 11岁
- 我的迪斯尼之旅 —- 邱思远 10岁
- 我的佳华学校 —- 阮昱菲 8岁
- 我的2018年最后一天 —- 范斯睿 9岁
- 我 的 家 —- 李迦禾
中级组一等奖
- 我 的 爱 好 —- 王一中
- 我 的 姐 姐 —- 杨璐宁 13岁
- 我 的 朋 友 —- 杨天乐
- 我 的 帮 手 —- 熊安济 12岁
- 我 的 寒 假 —- 张芸萱 12岁
- 我 的 学 校 —- 黄若晏 12岁
- 我 的 狗 —- 刘郝嘉宁
- 我 的 爷 爷 —- 冯嘉欣
高级组一等奖
- 我 的 女 神 —- 刘耘杉 14岁
- 我 的 四 季 之 旅 —- 蔡苏畅 14岁
- 我 的 幸 福 感 —- 柴霖静 16岁
- 我 的 春 假 —- 刘涵濡 16岁
- 我 的 游 戏 —- 刘静荷 15岁
- 我 的 爷 爷 —- 李嘉雯 15岁
- 我愉快而有趣的复活节假期 —- 李泓杉 14岁
第五届“佳华杯”作文比赛获奖名单(2015)
一等奖:毋艺儒,张梦可,郭陶然 二等奖:崔琪瑄,王瑾琦,麻小璐,费嘉琪 三等奖:陈伊雯,宫商羽,邓超然,郭德轩,朱梦源,陈宁静 优秀奖:李琪,崔峥宇,曾亮,余雅琪,安露茜,杨颖典,甄晓晴,王艾瑜,侯景文,孙瑞盈
序号 | 作文题目 | 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 | 总评 |
1 | 从我们做起 | 毋艺儒 | 杨莉 | 一 |
2 | 给和平一个机会 | 张梦可 | 杨莉 | 一 |
3 | 在和平的天空下(神奇的社会) | 郭陶然 | 刘真 | 一 |
4 | 放飞心中的白鸽 | 崔琪瑄 | 夏天 | 二 |
5 | 为和平祈福 | 麻小璐 | 夏天 | 二 |
6 | 珍惜和平 | 王瑾琦 | 杨莉 | 二 |
7 | 和平相处 | 费嘉琪 | 夏莹 | 二 |
8 | 第一次坐游轮观光 | 陈伊雯 | 黄爱娇 | 三 |
9 | 《美国狙击手》观后感 | 宫商羽 | 夏天 | 三 |
10 | 我们的期待 | 邓超然 | 夏天 | 三 |
11 | 在和平的天空下–应该感恩 | 郭德轩 | 夏天 | 三 |
12 | 我们珍惜 | 朱梦源 | 夏天 | 三 |
13 | 珍惜和平的生活 | 陈宁静 | 夏天 | 三 |
14 | 只差一点 | 李琪 | 夏天 | 优秀 |
15 | 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 崔峥宇 | 夏天 | 优秀 |
16 | 战争带来的和平 | 曾亮 | 夏天 | 优秀 |
17 | 生活在和平的天空下 | 余雅琪 | 夏天 | 优秀 |
18 | 我们是幸运的 | 安露茜 | 夏天 | 优秀 |
19 | 追求和平的世界 | 杨颖典 | 夏莹 | 优秀 |
20 | 观话剧《安妮的日记》有感 | 甄晓晴 | 夏莹 | 优秀 |
21 | 我们今天的美好时光 | 王艾瑜 | 戴浚 | 优秀 |
22 | 和平的天下 | 侯景文 | 戴浚 | 优秀 |
23 | 渴望在和平的天空下 | 孙瑞盈 | 扬莉 | 优秀 |
第四届《佳华杯》作文比赛
由蒙城华人报,蒙特利尔佳华学校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佳华杯》作文比赛在经历了评委会初审, 复审和终审,已尘埃落定。每两年举办一次的 《佳华杯》创办于2004年,已经成为弘扬中华文化,促进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一项知名品牌活动。《佳华杯》作文比赛,顺应了本市青少年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需要,搭建了学生们了解、学习、应用华文的平台,满足了他们展示学习成果,交流学习心得的愿望,促进了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和进步。 与往届一样,本届佳华杯也是佳作迭出,令评委们欣喜之余,却难以定夺。最后,以计分方式决出高下。小学组一等奖由佳华学校的孙逸琳同学获得,她的作品是《我爱我家》;新世纪中文学校的杨忠瑜同学的《蒙城的春天》、佳华学校孙和淼同学的《一场冰球比赛》获得二等奖;佳华学校的李艾米的《难忘的一次演出》、杨颖典的《我能变魔术》、王熙雅的《外星人》获三等奖。鼓励奖是:福娃学堂彭柏纯的《我的中文老师》,佳华学校胡文青的《做布丁面包》、黄怡帆的《美国之旅》、郭陶然的《我能拉小提琴了》、陈一凡的《第一次滑雪板》、刘雨佳的《我能单板滑雪了》、胡苇航的《我最喜欢的人:弟弟》,以及宋以含的《我的未来世界》。 中学组的获奖作品是:佳华学校余雨泽《如果我能……》的长诗独占鳌头,荣获一等奖;佳华学校朱与忱的《如果……,我们能》、杜钊的《我的老师夏天》、李诗雅的《一份珍贵的礼物——记忆》,荣获二等奖;获得三等奖的是:佳华学校潘安南的《蒙城的四季》,郭德轩的《生命》,陈梵宇的《我能》;鼓励奖九名,他们是佳华学校的荣延金(作品《我的老师》),陈华琳(作品《大海》),王忆雯《我渴望自由》,王天棋《一旦失去了你》,樊勖《我》,宫商羽《我的妹妹》,李逸伦《我能》,郑天曦《我能用纸叠飞机》,以及陈星光的《致藤野先生的一封信》。 成人组的获奖作品是:佳华学校陈爱敏的《最难忘的一件事》。 佳华学校语文八班的孙逸琳在《我爱我家》中以一只小猫Coco的口吻,向我们叙述了一只家猫的生活。由于好奇的天性,Coco 离开了温暖舒适的家,经历一夜野外惊险艰难的“探险”,他幸运地回了家,才体会到“呵,家,甜蜜的家!”小作者好似进入了Coco的内心,把一个可爱又闯祸的小淘气写得活灵活现;而王熙雅同学则变身成了“内星人”,在他们那时间空间均很怪异的星球上生活着,突然他们发现了来犯的“外星人”,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才知道这“外星人”就是我们这些地球人。作者奇特的想象,和紧张的故事进展,把人们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12岁的孙和淼,4岁开始打冰球,他的《一场冰球比赛》给我们展现了一场激烈紧张的校际比赛,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们看见了一个中国孩子在冰场上纵横驰骋,奋力拼抢,连进三元的精彩表现。杨颖典是一个乖巧爱动脑筋的女孩,她勤于观察,细心揣摩,终于学会了多种魔术,成了一位小小魔术家。这篇《我能变魔术》获得了二等奖。来自福娃中文学校学堂的彭柏纯同学用朴实的语言告诉我们一个爱笑的老师,能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中文是多么重要。 如果说小学组的获奖作品童趣盎然,生机勃勃,那么中学生们则能以更多的中文素养进行更深层次的心灵表达。十四岁的余雨泽同学的长诗《如果我能……》起点很高,没有像许多少年少女“为赋新诗强说愁”,而是将目光投注于人世间的悲苦,贫苦的人民,痛苦的呻吟,诗句询问生命、死亡,期翼和平、阳光,体现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全诗韵律转换自如,语言清新纯朴,构思巧妙,感情真挚,没有悬念地获得了一等奖。在学习了鸦片战争之后,心情郁闷的朱与忱同学在一个梦之间穿越回了已发明了火药的古代,看到善良的国人直至尽情地欣赏绚烂的烟花,却不知用火药制成攻击性武器而先发制人,他心急如焚,运用21世纪的先进知识与古人密切合作,完成了一个能阻止近代史悲剧的杰作。等他一梦醒来,赶紧翻开教科书,已经找不到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南京大屠杀等等字样,我们的世界没有伤痕,不再沧桑。朱与忱的《如果……我们能》,让成年人初读时发笑,再读时落泪,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美丽的梦想!大学生李诗雅,从五岁在佳华上拼音班开始,到现在高中语文三年级,十多年一如既往,将每个周六用在学习中文的快乐之中。她的获奖作文《一份珍贵的礼物——记忆》,是一篇小品文,清新平和之间尝试着说明记忆之宝贵,记忆之独特,记忆之美好,展示了一定的文学功底和逻辑能力;潘安南同学则以清新优美的文笔,写出了美丽的蒙特利尔之春的韵味,夏的风采,秋之魅力以及的冬之可爱;杜钊同学在结束了佳华中学语文之后,正为告别中文学习而惆怅,幸而结识了年青博学的八零后老师,又自觉自愿的重回佳华,跟随着老师“路过弥漫着丁香的雨巷,见证知青告别故乡的泪水,想象北京的热血沸腾,还有那随着火车清脆的汽笛声逝去的青春”。他用这篇《我的老师夏天》短文感谢老师让阅读变成了乐趣,写作变成了休闲,让学生们在学海中不再迷茫。
佳闻供稿
-
- 《最难忘的一件事》 —- 陈爱敏
- 《我能……》 —- 陈梵宇
- 《大海》 —- 陈华琳
- 《致藤野先生的一封信》 —- 陈星光
- 《第一次滑雪板》 —- 陈一凡
- 《我的老师夏天》 —- 杜钊
- 《我》 —- 樊勖
- 《我的妹妹》 —- 宫商羽
- 《生命》 —- 郭德轩
- 《我能拉小提琴了》 —- 郭陶然
- 《我最喜欢的人: 弟弟》 —- 胡苇航
- 《做布丁面包》 —- 胡文青
- 《难忘的一次演出》 —- 李艾米
- 《一份宝贵的礼物》 —- 李诗雅
- 《我能单板滑雪了!》 —- 刘雨佳
- 《我能》 —- 李逸伦
- 《蒙城的四季》 —- 潘安南
- 《我的中文老师》 —- 彭柏纯
- 《我的老师》 —- 荣延金
- 《我的未来世界》 —- 宋以含
- 《一场冰球赛》 —- 孙和淼
- 《我爱我家》 —- 孙逸琳
- 《一旦失去了你》 —- 王天琪
- 《外星人》 —- 王熙雅
- 《我渴望自由》 —- 王忆雯
- 《美国之旅》 —- 文怡帆
- 《我能变魔术》 —- 杨颖典
- 《蒙城的春天》 —- 杨忠渝
- 《如果我能……》 —- 余雨泽
- 《我的老师》 —- 张梦可
- 《我能用纸叠飞机》 —- 郑天曦
- 《如果……,我们能》 —- 朱与忱
首届《佳华杯》作文比赛揭晓
由蒙城华人报和蒙特利尔佳华学校共同举办的第一届《佳华杯》作文比赛近日揭晓。经过近两个月的认真评读、严格粼选,比赛评委会忍痛割爱,在两百多篇作文中评选出各组获奖作文。 这次命题为《我和……》以及自由命题的作文比赛在本市学习中文的少年儿童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不仅在本市中文学校的学生踊跃参加,校外的许多华人子女也互相鼓励、积极投稿。年龄最小的是九岁的稚龄儿童,最大的是十六岁的花季少年。他们中有的曾在中国的中小学就读,从祖国来到这异国他乡,诸多感触,萦绕于心,《佳华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以母语倾诉的机会;更多的参赛者是在中文学校开始的中文启蒙教育,从拼音到识字,从造句到作文。如今他们在《佳华杯》一展身手,用中文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思念或记述各种有趣的经历。因此,言真情切、童趣盎然构成了参赛作文的主旋律。 十六岁的王倩倩曾在陕北的大山中度过了她的童年,又在中国的南方上了小学,如今随父母来加拿大,在每天上学的路上,她对蒙特利尔地铁的乘客进行了细微的观察,一幅幅生动的白描使一个个人物呼之欲出。她的《我和地铁》文笔老道,文字优美,且言之有物,使评委会几乎没有异议地将其确定为唯一的中学组一等奖。 获小学组一等奖的罗丹同学的《我和王丽》却是一篇读之令人心伤的作文。十四岁的作者记述了对一位可怜的女孩的思念,她让我们了解苦难离我们并不遥远,更给我们带来了一缕无法改变好朋友命运的无助的悲哀。而许若平的《我和我的学校》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文章。尚未小学毕业的他,已经就读了中国、加拿大的五所小学。明明是漂泊辗转的生活,在这个乐天的孩子笔下,却成了一番值得骄傲的经历,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孩子随遇而安的适应能力。 评委会表示,参赛作文各有所长,虽然中文功底不一,但篇篇都真实反映了海外华人少年儿童的风貌,反映了他们热爱中文,用祖国语言表达心声的一种精神。评委会根据文章扣题,文字贴切准确,以及思路达意,情感真切的原则最后确定了以下获奖名单:
中学组一等奖:
- 《我和地铁》 —- 王倩倩
中学组二等奖:
- 《一根白头发》 —- 丛远
- 《路不拾遗……加拿大见闻》 —- 于泽洋
中学组三等奖:
- 《我和音乐》 —- 张昭
- 《我和我的学生》 —- 司文皙
- 《冰球 》 —- 郑璨
小学组一等奖:
- 《我和王丽》 —- 罗丹
- 《我和我的学校》 —- 许若平
小学组二等奖;
- 《我和乔治》 —- 汪仰天
- 《我和公共汽车》 —- 杨檬
- 《我和 Star Academie》 —- 童黎
小学组三等奖:
- 《我和小哥 》 —- 房占宇
- 《我和姥姥背古诗》 —- 赵秋晨
- 《我在海外学中文》 —- 朱怡然
- 《约会》 —- 郝若男
- 《我丢了》 —- 陈昊天
中学组鼓励奖:
- 《我和电视》 —- 齐辛欣
- 《我和我的朋友》 —- 胡哲彬
- 《母爱》 —- 史心迪
- 《等待》 —- 邓潇琳
- 《根的美丽情结》 —- 史欣然
- 《崇祯之死》 —- 张政文
- 《荔香公园》 —- 董嘉希
- 《我的第二故乡》 —- 任昱
小学组鼓励奖:
- 《我和妈妈》 —- 林海若
- 《我和我的功课》 —- 钱多闻
- 《一次难忘的旅行》 —- 张希量
- 《可爱的小乖乖》 —- 梁海琪
- 《难忘的故事》 —- 何安妮
- 《新世纪电脑城》 —- 赖凤欣
- 《我的家》 —- 谭泳
- 《我的家》 —- 赵怡琳
- 《我的故乡广州》 —- 林苑芝
- 《我的故乡香港》 —- 洪尚旻
六月十九日蒙城华人报和佳华学校将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蒙城华人报将从九月份佳华学校开学时开始陆续刊登获奖作文。 第一届佳华杯作文比赛评委会评委名单: 冰蓝 魁北克华人作家协会副主席 黄国兴 原北京市中学高级语文教师 荣茁 原中国教育报高级记者 孙建毅 原兰州市中学高级语文教师